眾衡動態

MORE+

聯系我們

  • 網址:http://m.kamouraskavelo.com/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眾衡動態

行業歸口管理

發布時間:2020-10-24 11:23:37 來源:http://m.kamouraskavelo.com 分類:眾衡動態 次瀏覽

 衡器是一種保證公平貿易的計量器具,對促進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自古以來各朝代的統治者都很重視,嚴加管理,以法治衡。《論語》中即載有"審法度,修廢官,謹權量,四方之政行焉";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發布政令,實行"書同文、車同軌,…… 衡同輕重",統一了度量衡,并規定度量衡統由官府監制,不得私造,即把衡器的生產和使用納入法治軌道;唐朝的《六典》律定每年定期由官府校驗衡器,凡使用不符者均處以仗刑;清朝乾隆執政時期,又進一步指定了對'權'的制造和管理;國民黨統治時期,也曾指定由工商會統一管理度量衡,并在1929年頒布了《中華民國權度標準》,規定重量計量以公斤為標準并與市斤通用,即1公斤等于2市斤,1市斤為16兩。

     全國解放后,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計量監督管理,通過頒布法令法規和設置管理機構等措施強化這項工作。

    (一)頒布法令法規 建國初期,全國在用的度量衡制度比較混亂。1950年,中央財經委員會通過了準備推行公制的意見,并責成輕工業部通過調研提出統一全國度量衡制度的具體方案;1951年4月13日,輕工業部向政務院和中央財經委員會呈報了《為統一度量衡,請逐步推行公制的意見》;嗣后,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黃炎培通過多個渠道積極促進公制的實施;政務院陳云副總理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推行公制工作;1955年國務院決定設立全國計量總局;1959年6月25日,國務院正式頒布了《關于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并發出《關于統一計量制度和進一步開展計量工作的補充通知》,規定以公制為中國基本計量制度,并保留人民習慣使用的市制,確定改十六兩制為十兩制,即10兩為1市斤,2市斤等于1公斤,等等,從而實現了新中國度量衡制度的統一,成為我國計量制度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的計量法制建設步伐逐步加快。 1984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在我國統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隨后,國家計量局和輕工業部聯合發出通知,對計量器具實施法定計量單位的有關問題作出具體規定,要求自1986年1月1日起,凡新設計制造的各類衡器及其說明書、銘牌一律使用法定計量單位;以非法定計量單位刻度的老產品允許延續生產到1986年底;1987年1月1日起只準許生產以法定計量單位刻度的產品。

    1985年9月6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并由國家主席簽署命令正式頒布,于1986年7 月1日起實施。這是我國計量工作領域的基本法,也是建國以來第一次全面規范計量工作的法規。計量法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措施,充分體現了計量的嚴肅性。

    (二)設置管理機構 建國后,國家在進行計量立法的同時,還設立專職機構負責管理衡器:

    1949年至1953年,由中央輕工業部統一規劃生產和監督管理度量衡器具;
    1954年由國家地方工業部規劃和監督管理度量衡器具;
    1955年衡器工業生產部門劃歸機械工業部管理,監督權由輕工業部行使;同年底成立了國家計量總局,行使度量衡監督管理權;
    1956年至1964年,衡器工業生產劃歸輕工業部管理,具體工作設在輕工局日用工業處,并起始設置專人(當時為武學林)管理;
    1965年至1966年衡器生產劃歸第二輕工業部部長徐運北管理,具體工作設在農具五金局五金處,處長為梁定商、高延陵、萬一心,管理人員為武學林、羅家盛二人,衡器產品的計劃分配工作由供銷局潘坤柔負責;'文化大革命'動亂初期處于無人管理狀況,1968年初至1970年春,中央委派軍代表進駐二輕部,從各司局推選28名干部組成生產辦公室,謝鑫鶴副部長任主任,當時負責衡器生產計劃和基建、分配的是孫樹榮、張景堯;1970 年4月,輕工、二輕和紡織三部合并組成輕工業部,錢之光任部長,謝鑫鶴任副部長主管二輕部門工作,當時由二輕局五金處負責衡器工業日常管理工作,先后有李永財、陳祖勛、潘坤柔、楊定森做專職管理工作;1976年,五金處內設立了衡器生產專業管理小組,李永財為組長;二輕局長為史敏之。1978年(5月 18日),輕工、紡織兩部分立,衡器工業生產由輕工業部二輕局劃轉到機械局管理,管理人員增加到3人金城、張暉;1983年設立了專職的衡器處負責管理衡器的規劃計劃和生產、產品分配以及原材料配套供應、質量標準等綜合工作,編制定為9人,直到1988年年中。

    1988年國務院實施機構改革,輕工業部決定撤消大部分專業局,實行政企剝離,原機械局主體轉入中國輕工業機械總公司,實行企業編制,衡器工業的生產管理由輕機總公司代行職能;但時隔不久,行政管理職能劃歸新組建的輕工業部技術裝備司。實行行政性歸口管理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管理機制,對于遏制無序生產、治理粗制濫造發揮了行政約束能力,對行業健康發展起到了規范作用,其主導作用是應當肯定的。但是,單一的專業部門管理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實踐中,當時的國家行政綜合管理部門國家計量局、國家標準局及后來合并組建的國家技術監督局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多部門,也從制定政策法規、實行檢驗監督、規范生產環境等諸多方面發揮行政管理職能,促進衡器工業的健康發展。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和發展,衡器的功能迅速擴展,越來越廣地運用于許多產品的生產流程中和市場的流通環節中,衡器在市場中的商品屬性也已確立。因此,在行政管理部門之間相互配合推動企業、行業進步的同時,也存在對企業多令齊下、干預過細等問題,產生了相當程度的負面影響。

    隨著國家行政管理機構改革逐步加快,對企業的行政管理職能迅速弱化。1993年,原輕工業部撤消,設立中國輕工總會,后改設國家輕工局;1998年,九屆人大通過了撤銷一批專業部委的改革方案,原國家輕工局改建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負責協調管理行業協會。專業管理部門撤銷后,行業的發展和權益保護通過國家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行業自治組織得以實現。

    中國衡器協會成立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初期,并從成立之日就立足于破除歷史形成的"門戶之見",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潮流,努力為全國衡器業服務,以全行業的發展和興旺為己任。時至今日,行業管理體制的深刻變革已使同行之間以往存在的部門界限、地區界線、所有制界限不復存在,協會在規劃行業發展、協調行業運行、為政府制定行業政策提出建議和做好各項服務等方面,越來越發揮出它在行業中的主體作用。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衡器工業這個小行業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同心同德搞好我們的行業協會,迅速壯大行業的力量,對于協會這個大家庭中的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是義不容辭的。

    (三)計劃管理 計劃管理是建國后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一個中心環節。由于衡器行業規模小,在五十年代實行企業自產自銷。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各行業對衡器的需求不斷擴大,1957年衡器產品總產量達到16.3萬臺, 1960年總產量達到31.2萬臺,但普遍存在產品質量不穩、經濟效應不好的問題,而且品種很少(大型專用衡器年產量不足3千臺),不能適應國民經濟需求。

    1960年以后,國家指定臺秤、案秤和大型專用衡器的生產列入輕工業部計劃;1961年起,大型專用衡器列入國家計劃。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因許多小企業關、停、并、轉,總產量下滑。1963年后,國民經濟恢復較快,但原材料(鋼材、生鐵等)供應出現緊缺,遂形成了產品分配同原材料供應配套的管理機制:大型專用衡器實行定點生產,原材料統一供應,產品由輕工業部分配,地方無權設點生產和分配產品;日用衡器(臺、案秤)列入輕工業部計劃,基本實行定點生產,產品由商業部統一收購銷售,原材料(生鐵)需求按定額核定隨計劃供應;日用衡器的主要配套件--計量杠桿也是定點生產,統一供應銅材,后因銅材嚴重短缺,輕工業部于1964年投資140萬元在沈陽衡器廠新建了一個生產鋼體鑲銅片的計量杠桿車間,杠桿產品由輕工業部統一調撥分配。經過管理機制的調整,衡器工業生產逐步趨于穩定,到1965年,總產量恢復到30.3萬臺,其中大型專用衡器產量迅速上升到2.6萬臺。'文化大革命'期間計劃管理一度中斷,生產受到沖擊,產量逐年下降,直到 1971~82年(當時主管衡器鋼材供應指標供應單位是輕工業部供銷局馬富海處長)年后才逐步得以恢復,衡器產品全部列入輕工業部計劃,每年由輕工業部主持召開一次全國性的大型專用衡器訂貨會議,核定各部委和省市區申報的大型專用衡器需求量,統一安排生產供貨,計量杠桿的供需合同也在會上簽訂。到1987年后,臺、案秤的刀、刀承、吊環等主要標準件和電子衡器的傳感器、顯示器也列入訂貨會。在"四五" 計劃(1971年至1975年)期間,衡器工業首次提出了"三個并舉和三個為主"的發展方針(即機械自動化、機電自動化、電子自動化同時并舉,以機械自動化為主;老產品改造與新產品研制同時并舉,以老產品改造為主;老產品標準系列化與新產品定型同時并舉,以老產品標準系列化為主),在當時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四五"計劃期間衡器年產量增長近一倍,但仍普遍存在質量低、效益差的問題。"五五"計劃的實施正值全國由亂到治的轉變時期,衡器工業也逐漸穩定回升,1980年總產量達到103萬臺,其中大型專用衡器產量達到12.3萬臺,比1976 年增長1.6倍。

    1978~1982年馬波生(任輕工部機械局長)同志主持1980年開始編制衡器工業生產"六五"計劃(1981年至1985年),這是衡器工業第一個自成體系的長期規劃。當時提出的行業發展指導思想是:提高衡器產品自動化水平,積極發展電子衡器產品技術,提高產品質量,發展新品種,加強企業管理,打基礎、上水平、補缺門、攻成套、增效益。這對處于改革初期,基礎和效益都比較差的衡器行業確有推動作用,經過五年的努力,計劃中擬定的主要指標均有突破:期末年總產量指標115 萬臺,實際完成約146萬臺;大型衡器年產量指標15萬臺,實際達到 26.8萬臺,比1980年增長2.2倍;年總產值指標2億元,實際達到2. 7億元。"七五"規劃明確提出了"手動改自動,機械改電子"的發展方針,衡器行業也逐步形成了新的格局。由于資金投入增多,產品結構開始向高技術含量轉化,衡器生產不僅產量上升幅度較大(1990年年產量達到185萬臺,比"六五"末年增長32%),而且工業總產值增幅更大(年總產值達到6.75億元,比1985年增長2.5倍)。

    八十年代起,我國開始實行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經濟體制,計劃管理權限逐步下放,日用衡器計劃劃歸地方,商業部也不再統一收購銷售,國家計劃和歸口管理部門計劃中的指令性部分逐步縮減。隨著我國國民經濟體制改革全面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微觀管理逐步淡化。由統購統銷到市場競爭,由定點生產到優勝劣汰,這是一個艱難的轉變,又是一個客觀的必然。經濟發展的核心是市場,而市場的發育也非人的主觀意志能夠催化的,因此,計劃經濟這個特定歷史時期產物的消亡不可避免,國家計劃亦逐步形成為指導性計劃。

    為適應衡器行業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新局勢,1986年10 月由中國輕機總公司出資30萬元衡器企業共同集資150萬元,成立了衡器聯營公司北京總部。由張景堯任董事長、武學林任總經理。1988年由李家琳任董事長。韓蘊忠、王天琪劉曉華分別擔任過總經理。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做過貢獻到1996年衡聯公司結束。

    九十年代實施的"八五"計劃和"九五"計劃都是指導性計劃。"八五"計劃的基點是以調整產品結構為中心,有領導、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行業改組改造。調整產品結構的目標是積極發展電子衡器,普及、推廣機電結合秤和彈簧度盤秤,逐步減少杠桿式機械秤,逐步淘汰桿秤,到"八五"計劃末期在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商業網點和集貿市場實現以自動指示秤為主要稱重計量器具。經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這一目標基本實現,1995年衡器產品年產量達到333.8萬臺,為1990年的1.8倍;工業總產值達到16.5億元,比1990年增長1.3倍;批量生產電子衡器的企業超過160家("七五"計劃末年約有70家);電子衡器產量占衡器總產量的比例,由1990年的1.2%上升到2.3%,其中大型專用衡器電子產品的比例則由27.9%上升到37.9% 。"九五"計劃確定繼續堅持"手動改自動,機械改電子"的行業發展方針,在調整產品結構時,注重優化產品結構和技術創新;在抓好上質量、上品種的同時,還要抓產品上檔次,注重提高技術含量;實施名牌戰略,通過創名牌強化質量意識,推動企業進步和行業發展,推進改組改造;在努力滿足國內各行各業對衡器產品的多方面、多層次需求的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擴大產品出口。從"七五"計劃開始,協會就積極協助政府開展調研,并配合行業主管部門推動計劃中各項措施的貫徹落實;在編制和實施"八五"計劃過程中,協會則發揮了更大的作用,這一時期國家機構職能迅速向宏觀花轉變,市場推動企業向科技先導和效應型轉變,行業的格局也隨之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協會已成為行業發展的中堅。"九五"計劃、"十五"計劃及2010年長遠規劃,都是在政府指導下由協會主持調研、編制,在廣泛征求行業內外意見的基礎上形成的。 

聲明:原文載于中國衡器協會,由廣西眾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整理發布,如有侵權,請聯系158-0781-9166刪除


相關標簽:

上一篇:技術改造與技術引進

下一篇:衡器產品分類

最近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